中国体育报记者 冯蕾
夏日的浙江象山港海风轻拂,一架橙白相间的动力三角翼掠过湛蓝海面,16公里海岸线的壮美画卷在游客脚下徐徐展开。而在不远处的中国·咸祥航空飞行营地内,一群中学生正钻进波音737飞行模拟舱,手握操纵杆体验“冲上云霄”的震撼。
“咸祥这片曾经的船厂旧址,如今正以‘云端课堂’和‘低空观光’的双翼,掀起文旅融合新浪潮。”营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道,2024年超10万人次游客涌入这座东海小镇,只为体验一把“冲上云霄”的独特魅力。
依托当地低空空域资源,营地打造了“海陆空立体观光”产品矩阵:乘动力三角翼俯瞰蜿蜒海岸线;驾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穿梭海岛;夜间还有千架无人机编队演绎星空灯光秀。更妙的是,营地将飞行元素融入吃住游购:航模DIY工坊里亲子家庭组装无人机,航空主题民宿“云端小屋”推开窗便是起降跑道,连餐厅送餐都靠无人机“空投”海鲜面!
“同学们,现在我们通过VR眼镜就能体验驾驶飞机穿越峡谷!”在营地的科技研学中心,一群小学生正戴着模拟器设备“翱翔蓝天”。这套由营地自主研发的飞行模拟系统,不仅能还原真实飞行场景,还融入了宁波本地地貌特征,让研学体验更具沉浸感。
营地构建的“模拟训练+真实飞行+科普教育”闭环体系,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研学标杆。今年上半年,这里接待了超2万名研学团体和个人,孩子们既能在无人机DIY工坊组装属于自己的“小飞机”,又能在专业教练指导下驾驶轻型运动飞机掠过海面。“最受欢迎的是‘海陆空立体研学’课程,学生们上午制作航模,下午体验动力三角翼观光,晚上在航空文化馆学习飞行原理,真正实现了‘玩中学’。”营地研学导师朱波表示。
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、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等高校的合作,更为研学项目注入硬核实力。学生们不仅能考取无人机驾驶员执照,优秀者还能参与国际赛事,目前已有50余名学员成长为技术骨干,真正实现了从“课堂”到“职场”的无缝衔接。
“我们要让每一次起飞都承载教育的初心,每一次着陆都打开产业的新可能!”朱波说。如今,这片昔日的船厂锈斑已蝶变为低空经济金名片——当孩子们在晨光中放飞亲手制作的航模,当游客乘飞行汽车掠过碧海青山,咸祥正用“文旅+研学”的双引擎,轰鸣出长三角低空经济的澎湃新声。
“低空经济不只是产业赛道,”营地创始人抚过机库里的飞行器,“更是打开城市空间的钥匙。”当咸祥的飞行器掠过16公里海岸线,它承载的不仅是游客的笑声,还有一个滨海小镇向天空生长的勇气。这片曾被遗忘的海隅,正以飞翔的姿态,邀请世界重新发现宁波的碧海蓝天。
新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